对于任何一个南美球迷来说,看世俱杯,真的有一种无力感。新版世俱杯,从赛制和规模上,对标的都是世界杯,就连各个大洲的名额,都大体一致。这次南美有6个球队参赛,比32强时代的世界杯,还要多一个(南美4.5个名额几乎等同于5个)。但显然,巴甲的四个南美解放者杯冠军,以及阿根廷的两大豪门,都很难和世界杯上的巴西国家队和阿根廷国家队相比。
世界杯上,别看南美球队数量比欧洲少得多,但巴西和阿根廷放在那里,的确分量极重。这二十年,大家都诟病巴西屡次止步八强,但再怎么说,底线也是八强啊。而阿根廷,近十几年愣是在欧洲强队的包围中,打进两次决赛,并且拿到一次冠军。
这些,恐怕是巴西和阿根廷的俱乐部,很难做到的。
原因不难理解,如今欧洲足坛就像一个范围覆盖全球的大吸盘,把所有优秀球员都吸引到欧洲联赛,所以南美俱乐部,如今的整体竞争力,早已无法和欧洲豪门相比。而反过来说,欧洲联赛吸引了那么多南美巨星,客观上也为巴西和阿根廷国家队提供了升级的机会。所以,世界杯上,巴西和阿根廷的竞争力,丝毫不亚于欧洲强队。
基于这个情况,其实这届世俱杯开赛前,很多人就普遍担心这项赛事,在某个节点,突然变成欧冠。即,剩下的所有球队,都来自欧洲。
但好在,这次世俱杯还是诞生了几个黑马,比如利雅得新月,居然掀翻了曼城。再就是巴甲的四个球队,毕竟是南美解放者杯冠军,他们都打进了十六强。其中最坚挺的,就是弗鲁米嫩塞。
弗鲁米嫩塞最大的贡献,就是让这届世俱杯,直到决赛,才变成欧冠。
本来,帕尔梅拉斯和博塔弗戈在十六强战相遇,就已经保证八强阶段欧洲球队不会包场了。但真正强硬的赛道,是弗鲁米嫩塞的那条。弗鲁米嫩塞先是在十六强战淘汰了国米,然后又接着淘汰了黑马利雅得新月,来到四强。当然,这也亏了利雅得新月挑落了曼城,不然,弗鲁米嫩塞面对曼城,打进四强的概率会小很多。
半决赛对切尔西,能明显看出南美顶级强队和欧洲顶级强队的差距。弗鲁米嫩塞已经尽了全力,他们的确只能做到这些了。由于另一场半决赛,大巴黎对皇马,两者都是欧洲球队,所以现在已经确定,世俱杯决赛,是欧洲内战,没有其他大洲的球队参与。所以,世俱杯决赛,也就有了欧冠决赛的即视感。
但弗鲁米嫩塞一己之力,让这一刻来得尽量晚了一些。虽然大多数中立球迷,更熟悉欧洲球队,也更喜欢欧洲球队,但世俱杯本就是全球性质的赛事,如果任由欧洲豪门掌握全局,那么这和欧冠有什么区别?从这个角度来说,我们真的要给弗鲁米嫩塞,利雅得新月,帕尔梅拉斯鼓掌,是他们,让世俱杯变得更有意义。
这届是不行了,也许未来某一届世俱杯,我们能见证一场由欧洲豪门对南美豪门的决赛,那才是真正回归了老世俱杯以及老丰田杯的本源。但是,从目前欧洲南美俱乐部的能量倾斜来看,这一幕出现的概率,真的很低。而且,如果一个南美球队真有这样的本事,那么他们的核心球员,也许早就被欧洲豪门吸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