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在突尼斯举行的世界残疾人田径大奖赛上,来自溧阳的19岁视障运动员刘一鸣在女子100米和200米比赛中连夺两枚金牌,成为本届赛事最耀眼的“双冠王”。这位近乎全盲的少女用奔跑划破黑暗,向世界诠释了“生命无界,拼搏无疆”的体育精神。
载誉而归的刘一鸣回到家中短暂的休整过后,她将再次出发,到位于南京的江苏省残疾人文化体育指导中心继续训练。刘一鸣患有先天性视力障碍,视神经萎缩导致她近乎全盲,仅能感知微弱的光影。身体的局限并未阻挡她追寻梦想的脚步。2013年,为了让7岁的刘一鸣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,母亲孙凤云将她送入南京盲人学校就读。3年后,刘一鸣在这里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。
孙凤云说:“学校举办的运动会,她每次都能拿到金牌,而且她的体育老师也说她很有天赋。当时正好有一个老师在基地里面带运动员,问我意见,我就问她,‘刘一鸣你喜欢跑步吗?’她说,‘我喜欢的,我要去的。’”
从此,年仅10岁的刘一鸣每天乘坐单程50分钟的地铁,往返于盲人学校与江苏省残疾人文化体育指导中心,在黑暗中开启了与跑道的“对话”。对常人而言简单的奔跑,对盲人来说是极大的挑战。在黑暗中奔跑,意味着方向感的缺失和维持平衡的艰难,刘一鸣必须克服视力障碍者重心后移的行走习惯,和前方未知的恐惧心理。训练初期,摔倒、磕碰、扭伤是家常便饭。
刘一鸣说,动作不对或者跑步姿势有问题就会受伤,但既然走到了这一步,就要继续走下去 。
孙凤云看到女儿受伤,心里很难受,“但是我们也不能说,不能让她回来。心里想让她放弃的,但是她自己不愿意。”“我要坚持的,既然我来了就要坚持,我不要回家。”
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,年复一年的不懈坚持,终于浇灌出成功的花朵。2021年全国残运会上,她勇夺女子跳远T12级冠军,并在100米、200米及接力项目中斩获奖牌;2022年江苏省残运会上,她豪取T12级女子青年组1500米等项目的三枚金牌。凭借一系列耀眼战绩,刘一鸣于2023年入选国家残疾人田径队。此次在突尼斯世界级舞台上的“双金”突破,是刘一鸣运动生涯的又一高峰。
刘一鸣在这次比赛中腰受伤了,“我没想到能拿到牌子,没想到自己能破PB(打破个人历史最佳成绩)。知道拿第一的那一刻特别开心,当时有一种荣誉感,就是国旗披在身上的荣誉感,为国争光的荣誉感。”
目前刘一鸣正备战2026年亚残运会和2028年残奥会,希望向世界展示中国残疾人运动员挑战极限、追逐梦想的风采。“接下来我会刻苦训练,努力突破自己的成绩,争取上残奥会,为常州、为中国争光。”